•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35:聖道密戒

第卅四回 秘法最密(三)

作者:大寰宇宙高真   来源:大寰宇宙高真   阅读:85   评论:0

第卅四回_秘法最密(三)


第卅 秘法最密(


密修至閉關,是一個轉捩點,亦為進入成就所必行之關卡。其分類有四種:其一、八關齋戒。其二、初行關。此關是為正式閉關之基本關行,所以不斷飲食,可在關室中做修行複習,亦可不訂時日,以期行者能夠適應閉關。


其三、水果關。此關已要不食人間煙火,亦即炊火之食均予戒斷,僅賴水果而已。此關在關室之行者,即要進入深密,有明定之時程,由三日乃至五日、七日、九日、十一日等,唯視行者所能承載而定。


並且除了坐工、誦經,尚有進入禪定。其四、完全關。此關已近成就(亦即累積甚多前面三關之功行而得),故此關甚嚴,完全斷食,進入禪悟之境,所以潛藏危險,行者不可妄自進行。


必要有道場完整規劃,以及上師等在旁護法始能進行。謹記,切勿自己逕行此關!或許行者會以為密法之閉關與其他教法無異,實則不然!往昔許多成就者,彌勒法教亦有之。


以成就入關而出遊,晉見 慈尊,乃著造《瑜伽師地論》及有《解深密經》等傳世。故行者宜精行以勵未來承擔弘法重命。何謂「八關齋戒」?「關」者,禁也;「戒」者,不犯之律也;「齋」者,食也。


故此八關齋戒,是欲使行者嚴加律己,藉此科儀,而使此身因在凡塵染著加以滌除。八者,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塗飾香鬘、歌舞及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不食非時食。


總計是為「八戒一齋」,故亦有曰「九戒」,但多以八關齋戒為名。依《智度論》、《成實論》、《薩婆多論》所云,第六戒不塗飾香鬘是為一戒;歌舞及觀聽又另成一戒;第八之不食非時食則屬齋法。


唯際此末法之中,行者對於食齋,有因不便或者不能增上而發心,故藉共修共願而舉行齋戒,補強自身未在日常中厲行之功課。大乘菩薩道之行者,若非緇眾,則在修行過程中,需視實踐八關齋戒之功德累積,始能有成就。


換言之,欲成菩薩道,八關齋戒是為必要之功課。《成實論》中云及:合「戒」、「齋」為「九戒」;但在上生彌勒淨土之「六事行法」中,與八關齋戒已有多重疊之處,因而八關齋戒多為加強六事所未列者,即是更加完善多修多分。


入出關之儀


彌勒行者欲行閉關,其儀隆重,乃有祖師(慈尊是也)、上師引領宣呈入關牒文,由此而入關室。關室之中壇城必有之,且有五色旗環繞淨室,由閉關之行者在此淨室中精修,不得再出室門。


一切必要,由道場張羅供應。圓關而出,由上師親引晉見祖師印可。每關均有上師親領,唯前二關無晉見祖師。當行者圓滿一次關行,代表進入深密功行再得一分,所累積功行以迄成就,當視行者在關室中所努力。


關行意義


綜此而言,此一關室不敢媲美我佛菩提樹下悟証,但,是效法我佛成就之必要途徑!修行密法在閉關之位階,最直接的說明,即是由凡入聖最關鍵的時程,既曰在凡,而要入聖,則凡俗習性必要去除。


然則我人既在閻浮提地染著凡俗,如何去除?當應由「根本」著手。云何根本?根者,根障也。本者,諸如三毒、五蘊、七情六欲,悉皆凡人之本性,所以欲得入聖,即要去除此般凡人之通性。


但是既已染著甚久,又經歷輪迴無數,識海已重,所以當要有確切而又嚴厲之方法,始能完成,在各家宗脈中悉皆有之:如耶教有類於自虐方式之懺悔(或曰贖罪);諸如儒家之反躬自省,時時惕勵自己。


再如佛家各宗亦有之,如小乘行者之苦行。修行者未入聖,亦與凡人無異,當應以凡人之法而對治。人有通病、自我藉口,諸如此類悉皆時時存在心識之間,應予嚴厲督促、束縛,不但要加以節制,更要導之於正行。


所以即要有嚴格之戒律,並且確切執行,不但有嚴明之戒律,更要防杜人之惰性以及藉口,因此只有在關室中,才能確切執行戒律。換言之,即是要適應凡人入聖之過程,以期達到成就之後可以澈底去除凡性。


總此而言,閉關之意義是讓已經經歷甚多修行密法、具有根基之行者,在即將有成之前,嚴格審視自己是否已去除凡性。


關行之功課


關室是清淨而不吵雜,進入關室之行者,更已杜絕隨時可以出室之自由。(因房門皆已閉鎖,只有主關之上師可以開門。)基本上,入室之行者只能安心而沉潛於關室中所明訂之功課。


大致上關室功課分成二大類:其一、深入經藏。即是行者在關室中除了發呆、遐想、睡覺,就只好勤誦經典。當我人在心無旁騖之環境中,心靈可以特別清靜、安寧,當可在無出、入之際。


慧根深者,每讀誦一部經典,勝在平素讀誦十遍同部經典所得到之啓悟及其奧妙;有時,可以讓行者智慧提升一大步!其二、複習在閉關之前所修學之最密行。行者雖曰已進入最密行。


但是不論是在道場或在自家淨室,彼時心境悉皆有牽掛,不若身在淨室,亦無所牽掛起(因為此際幾與外界完全切斷),所以每一次功行,有可能勝比以前之十次功行。


更有行者在關室中精勤壇城功行,會得到許多加持,或自身所無法窺探之勝義,悉皆在此關行中輕易獲得。總此而言,關行之重大意義與功課,都是密行者在凡身中一次總體檢,使行者可以確切認知如何由凡入聖。


實相實証


云何「實相」?實性、法性、真如、真諦,悉皆同義,其義指「萬有本體」。云何「實証」?乃確係印証行者所修是否如法,以迄確係印証有成。此二者相互為用,行者若未確切了知實相,則無從印証。


因而「實相」是為行者進入成就之初階。行者在修行漫漫長程間,如何由凡根俗性進而窺探實相?則必要有堅恒毅志、按部就班依法而修,始能在我人身處閻浮提地之染著根性,豁然進入真如實性。


但是行者畢竟身處凡俗,不但外在薰習處處盡是,內在根障亦無不時祭起蔽障。所以不論依法修行之行者、或是從教義皈依之在家居士,均必須由經藏深入,而了知我人假身之實相。


在密行中有「三密」,即為藉假修真之明証。由實相,於行者既得之後,即要進入實証。當一位行者在最密行完成之後,雖然教法無礙,但必要印証確實無疑。


因此在實証中,就要藉入密觀想,而印証是否確切已得實相,以及所修密法確係如法。直至實証圓滿,則行者是已可以晉入大阿闍黎。註:三密:就眾生言,手法印契為身密,口誦真言為語密,心入本尊之三摩地(定)為意密。


最密章之論述至此篇已告完結,唯尚有許多印行、密咒,此為不公開傳述,因此當另以金指妙法著作,集結成篇,往後可為師師相授之法本。期盼諸賢生能一志不移,對彌勒教法之傳承,當應體認無礙、精勤不懈!


宇宙真理聖道學院

Copyright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