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十二德目 孝道人倫
孝者,善事父母,即敬愛父母,故為人子者,須能盡心奉養父母,繼承祖先或父母之德志,乃為人子女,能遵奉祖先,或父母之善行,而不違背,即孝也。所謂孝者,百行之首,萬善之源,乃為子女,須要守之第一重大義務也。
為人子女者,切不可無孝,若無孝如樹之無根,水之無源,樹定不活而枯,水定無源而乾。人若無父母,如何有此身體哉。要知此身體從父母而來,自幼童時候,至長大成人當中,是依賴何人之養育,而長大否。
母腹十月,長大成人,十數年間之養育教訓,而養成此健全之身體。對此項道理,為子女之人,必須要靜思研究,可將孝之德目,特別讀熟,言言遵守,句句實行,方免失去為人,乃是萬物之靈,最高貴動物之價值也。
孝道感恩:母親懷胎之辛苦
自父母懷孕,行住坐臥,都不得安寧,時常頭暈目花,三餐難進,飲食無味,若富家者,身能受蔭,工作有他人代做,即免受操作艱苦,若為貧家之婦,須要幫助生計,雖懷孕亦要工作,而受盡風霜之困苦。
極力忍耐十月滿足,逢生產時,恐其孩兒難順序出生,此時腹中疼痛,可比刀割一樣,有時昏迷不醒,逢此時候,為娘之苦處,實有口亦難言,無語可講,只暗自流淚而已,此樣艱苦,無一人可以代替。
生命如紙近火一般之危險,憂慮至生產後,心方得放下幾分,孩兒出生後,不怕穢臭,亦不論男女,都歡喜抱養,父母對於兒子,如寶珠一般之愛惜,由此而十月懷胎之苦已過。
三年乳哺,所吸乳汁,都是娘親血液,食得娘親之身體,如樹之枯枝落葉。兒若染病之時,父母之心都不能安寧,要待疾病痊癒後,父母方得放心,在三年乳哺之當中,為父母者,因欲顧孩兒身體之健康,雖費損金錢,及精神亦不惜。
三年乳哺之後,再勞心對教育問題,至五六歲,即送入學校讀書,為求兒女後日,成為有用之好人,由小學至初中高中大學,乃希望讀書功名,早日成就也。至婚嫁之期,即請媒人查訪,賢郎淑女來配親。
為父母者之心,實無所不煩,亦無所不憂,若有幸福,娶得賢慧,好媳婦,知孝敬翁姑,如其父母一般,但若無幸福,娶來不孝忤逆之媳婦,不但不能盡孝,反唆弄丈夫分居,以求自己,自由之生活。
此時若有男子,能明辨是非,而相勸其妻。若不知人倫之男子,定順應其妻,而弄出分居。枉費父母從前,所費的物質精神,受千辛萬苦,洗屎洗尿,此重大恩情,亦未報答一二,橋未過,則放棄枴。
若此種不孝忤逆之男女,決定不如獸禽也。人人所知禽中烏鴉,有反哺之義,烏鴉母養子,至能飛之後,烏鴉母羽毛盡脫,不能高飛,此時烏鴉子,飛到各處,覓食物養母,養至鴉母之羽毛生全,能飛為止,此所謂烏鴉反哺之義也。
亦有羔羊跪乳之恩,因獸中之羔羊子,若要吸羊母之乳,決定要跪下而食,此乃表現,報答娘恩之證據,可見禽獸,亦能曉知,報答恩義,為何人類,乃萬物之靈,反不知行孝之根本乎。
孔聖曰孝
孔聖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即說人身全體,乃從父母之身體裡生出來,又再受養育而長大,所以不可無故作惡,致傷害身體,須保借,此乃行孝之起初也。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父母,孝之終也。是故為人子,既然長成之後,必須遵守人倫道德,以做為人所歡迎之事業,則將此芳名,來顯揚父母之名聲,此即最後之孝行也。
又曰,父母病重,不遠遊。所謂孝子,定不忘在世父母之壽數,亦不忘去世父母之忌辰,父母能長壽,為人子女定要歡喜。夫孝者,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此乃孝之意義也。
但孝道,在人之行為態度內中,亦無所不包,無所不至,譬如居處不敬,對國不忠,非孝也。對職任不忠誠,對朋友不信實,亦非孝也。所以孝為百善之首,又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大根本也。
五不孝
亞聖曰,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縱耳目之慾,以為父母戮(音陸,受辱也),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一不孝者,每日不務正業,懶惰厭惡,麻煩事務,即厭倦懈怠,以致未能盡心,孝敬奉養父母也。二不孝者,為子女之人,不遵規矩,喜愛嫖妓,又好睹博,並愛飲酒,不顧生計,害父母有口難言,因此不能盡心,以孝敬奉養父母也。
三不孝者,為人子女,有存私偏,將父母衣食刻薄,最好物品衣服金錢,只照顧妻兒,以致不能盡心,孝敬奉養父母也。四不孝者,身為子女,耳聽音樂,眼看好景,放縱耳目之慾,不計生路,連累父母,被人恥笑,又染不好之名也。
五不孝者,為人子女,自誇勇敢,無人敵手,爭權奪利,不求人和,亦不遵守法律,以致違犯政策,連累父母之不安心也。希望為人子女,若違背此五項,必須改過遷善,急行孝道,以子女之義務,奉養孝敬雙親。
不孝有三
孟聖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者,即指為人子女,對祖先對父母,有三項不孝行為,乃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去工作,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祖先祀,三不孝也。
阿意曲從,就是父母作出不合道理法律之事,而為人子女,亦用不合道理法律,來順從父母,只望父母歡心,而不敢違逆來勸解,致使父母之誤錯過失,總不能改變,此乃陷親不義,即害父母,犯不義之罪過,此是第一不孝也。
世間之人,陷親不義,及寵子為惡者,不計其數,所以逢親有差錯之時,為人子女者,當然要勸解之也。而為人父母者,亦不可寵子為惡,該當疼惜,則疼惜之,須要教而不教者,亦是陷害子女,不能成功。
所以為人父母,及為子女之人,雙方定要勸教齊備,以向上人倫大道精進,可得福壽綿長矣。再說,家庭貧苦,父母年老,為子女之人,亦不願勤勞得利,以奉養父母,致害父母受饑寒痛苦,此是第二項不孝也。
終身無娶,以致斷絕祖先後嗣,第三項不孝也。世人誤認為無後嗣,為最大不孝,故生子可繼續祖先後代就好,因有此錯念。即特別顧妻子,而放棄父母於不顧。此乃錯誤見解,必先顧父母,才顧妻子,須知若無父母,何有我身哉。
修行盡孝
若願學佛修道,不希娶妻嫁婿,以放棄人生牽纏,此種男女,必須要能確保,修持佛道始終無破戒,又能成佛作仙,即可超拔七祖出苦,以成後天孝道,若能如此者,雖無娶妻嫁婿亦可以。
但進修之先,須安好家事,若有兄弟姊妹,可代擔家務,使父母衣食免有缺欠,若父母無依靠,而往鄰近求乞,致被人恥辱,此道理上不合,切不可逆行。恐反惹犯不孝罪過。總要父母能溫煖飽食,有金錢可開用,家事有人代擔。
早晚有人奉養孝敬,則可以自由進行修道,若能安得好家事,然後進修,不但父母安心,進修之人,心亦得能安定。此時在家修持,或離家修靜,都能自自在在。在家修,比出家幸福,夫妻若能同修,妻子做友伴,何等快樂乎。
孝道傳承
有情眾生出生人道世界,進入群居生活,各個國度生存環境雖然不同,但對人倫大道,也會相互串連,不分別於任何國度,皆會傳承孝道的。正是因為有家庭所依附,才有父母傳承子女為基礎:『孝道傳承』。
孝乃是一種優良的美德,是對長上父母的奉養敬愛,讓子女來回報父母長年的辛勞。『孝之始』,方能『順其親』。古人云:『手抱孩兒,方知父母恩』,這就是父母對兒女的辛勞,不分日夜、酷暑、濕寒,給予兒女無微不至的護佑養育。
父恩德比天高、比海深。父母的總是掛記著所有兒女的一切。就連兒女都已經七、八十歲了,仍然會時常惦記在心。在父母親的眼光中,子女永遠都是小孩兒,永遠都是父母心中的罣礙,能體會父母親的心聲否?
對父母養育的劬勞,一心一意想要兒女成龍成鳳。倘若,不能出人頭地,也不要遺害人間,這就是做父母親的心願,做兒女的也要恪遵此原則,而不可逾越此規矩。兒女又是父母另一個翻版,也就是父母親基因的拷貝。
子女血液裡面,有流著父親與母親兩者相互結合的基因,每一位眾生皆是如此。父母有何基因本質,做兒女就有父親及母親的一部分。可以言,在天地之間也沒有兩位眾生是完全相同的。
人道世界的風俗習慣,相循該國度的風土民情,也就是有何種的風土民情,就會產生何種的風俗習慣。不分別每一位眾生的先天基因,本質是如何?不同國度皆會熏染上不同的風俗和習慣。
但是,如果與不同國度的人生活在一起,就會感受到雙方不同的風俗習慣,也會互相『熏習和染著』。是對有情眾生感染到父母親的優點和缺點,正是有著與父母相同的基因本質,來區別於『淨染與垢染』!
善惡階級
行善為一得 十得為一功 十功為一善 十善為一德 十德為一道
做惡為一失 十失為一過 十過為一惡 十惡為一罪 十罪為一刑
昇神道級
三道以上 昇為 下界神
十道以上 昇為 中界神
十五道以上 昇為 上界神
一百道以上 昇為 西方佛
孝道善惡
事親無缺 一世登極樂
為父慈悲 一次五得 為父不慈 一次五失
事親喜悅 一日一功 怒親不悅 一次一過
求佑尊親 一次三功 暗侮尊親 一次三過
講置田業 一事三功 販賣祖業 一事五過
尊奉上命 一次四功 違逆上命 一次一惡
尊奉父母 一次六功 忤逆父母 一次一惡
愛護前子 一次三得 虐待前子 一次六過
朝夕能省親 一日五得 朝夕不省親 一日五失
盡孝救得父母 一命一德 忤逆父母致死 一命二刑
孝養父母翁姑 一次一功 咒罵父母翁姑 一次一過
尊命父母之訓 一次三功 不容父母之教 一次五過
揚名聲顯父母 一次一善 污命父母蒙羞 一次一惡
勤儉克己 侍奉雙親 一世一德 惰其四肢 不顧父母 一世二罪
守己安分 以安父母 一世一善 好勇鬥狠 以危父母 一世一惡
戒賭飲奉 甘脂尊親 一世八善 博奕好酒 不顧父母 一世九罪
公正行孝 尊奉父母 一世七善 好財私妻 不顧父母 一世八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