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1:聖道綱常

第十二回 父母子女綱:放手過日

作者:大寰宇宙高真   来源:大寰宇宙高真   阅读:109   评论:0

第十二回_父母子女綱:放手過日


第十二回  父母子女綱:放手過日


人道眾生皆有綱常倫理所依附,對於婆婆與媳婦這兩位女人,就會操持整個家中的事務,而達至興旺整個家庭。婆婆是以一個長者的身份,長期居住在此家中,而有其主導尊嚴的地位,而媳婦是兒子剛剛來到家中的妻子。


身為一個男人,是要聽母親的話,也要聽妻子的話。兩位女人對一位男人,有相互的要求與期盼,而促成雙方在認知的角度上,做相互的爭鬥。如果不能讓雙方達至包容圓滿成全,想要有安寧的家庭生活,恐怕就有很大的困難。


這兩位都是男人心目中最重要的女人。若以婆婆的角度來分析,也已經長久居住在此家中,而且是自己親生的兒子,娶了別人家的女兒做媳婦。此種對母親的角色,就變成有人來干預家中生活,是否能夠調整適應?


妻子必須要有一段時間的摸索,才能熟悉家中的一切。未嫁前是同自己的兄弟姐妹共居在一起,生活也有二至三十年的青春歲月。對一位母親辛苦照顧這些兒女,期盼可以順利婚配嫁娶,也能了卻一樁心事。


假如年紀太大,又無任何異性朋友。如此在父母親心裡所著急,也就會要求早日相親,或做一些促婚的動作。在一對戀人來觀,若能自由戀愛,父母親也就不會操心。因為這是雙方自由選擇的,兒媳兩人也比較能安心。


一般對婆婆來言,兒子娶了媳婦,就是丟掉一個兒子,怎麼會這樣?兒子同父母長時間相處在一起,在對新媳婦進入家門後,必要維持著一個親情倫理的相互成長,再言婆婆以前也是如此,對娘家也比較著重。


古云『天上天公,地下母舅公』。此種對舅舅家一切的相互因緣,正是一種維繫著自家親人的相護照應,在婆婆的娘家以及媳婦的娘家,都是有相互親戚的關係。又父子兩位也都娶了別人家的女兒來當老婆。


就是此種關係,兒子已經聽了媽媽二至三十年左右的話。沒多久,媽媽的話漸漸被老婆的話來取代了,心中對媽媽的器重及依賴,也漸漸轉移到對妻子的依賴及情愛。兩位新人結婚後,就會開始有愛情的結晶。


對雙方父母來言,正是一個天大的喜訊,就關係到是要生男,還是生女?往昔比較著重於生男孩。現今科技時代來臨,住在那裡都好,一通電話就能趕來照料。如此而言生個女兒反而比較貼心,也會按時回來照顧父母親。


那對婆婆原先照顧孩子的角色,也會被媳婦取代了。假如只是單一的兒子,也就比較吃味,對媳婦就會產生一種排擠。感覺兒子已經被媳婦搶走了,也不再聽媽媽的話,此種吃味若不能更改,恐怕對媳婦的壓力,就會增加很多。


因為一個兒子,被媳婦搶去了,心裡的感覺必定很難受,對媳婦也就不會有好眼色。此時雙方必要能互成全圓滿,才能興旺這個家庭。但最怕是婆婆的壓力,加諸給了媳婦之時,往昔的媳婦都會忍氣吞聲,退一步來成全家庭的和諧。


對比較憨厚嫻淑的媳婦,也會願意順從婆婆的方法,來操持家務。相對的,如果媳婦的角色比婆婆還厲害,對婆媳爭鬥也就永無安寧的一日。相對的,雙方都覺得對方的做法有問題。也就形成媳婦吵著要搬出去,而避免整日兵戎相見。


此種做法,對雙方都是不好的現象。此種婆婆的角度要做調整,關心媳婦是必要的,兒子也已經長大了,對兒媳的生活起居,就不必干涉太多。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想與不同的生活空間,對雙方來圓滿與成全,是比較能興旺發達的。


就怕是婆婆管了太多。又怕從小辛苦拉拔的兒子,以前都很聽話,現在娶了老婆,也就漸漸被冷落了。再加上媳婦的知識水準若不能相容,此種婆媳問題就會接踵而至。兒子就變成一塊「夾心餅乾」。


婆婆的為人處事,能圓滿嗎?不一定的!媳婦進入家中,最親密的是丈夫,如果能了知整個家庭成員的習慣?也就比較能得心應手。最怕是婆婆都佔著不放手,那這位媳婦就有苦受了。


古人云『能生兒身,不能生兒心』,娶了媳婦,心就往老婆那邊去了,也就把老媽子放在一邊。千萬不要做一個不識相的父母親,在對父母的養育之恩,不是不報。必要明白時代已經不同了,以前的媳婦經常被婆婆虐待。


當今世代婆婆不被媳婦來虐待,就已經很有福報了,時代不同了,現今的公公婆婆,也只能幫兒媳來照顧金孫而已。就是因為有了兒子娶媳婦,再生幾個金孫給你當阿公阿嬤,你也應該高興了。


假如婆婆一直不放手,又東管西管,如此也就管太多了。形成「顧人怨」令人討厭,這種公公婆婆就不聰明了,也是自找苦頭吃。現代的孝子,不但對上面要孝順父母,下面還要孝順兒女等,再下下面還要孝順金孫等。


那一生真的很辛苦,聰明的公婆必要能體悟,娶了媳婦就失掉了兒子,能心甘情願嗎?轉個彎想、思慮也重新調整一下,同兒子的血脈相連,是永遠割捨不了的,又能有媳婦來幫忙照顧兒子及孫子,至此也應該放下心來了。


感激媳婦來幫忙分擔所有的責任,重擔著實也減輕了很多。聰明者想一下就通,若是執著太多,又放不下者,所衍生的問題,也就一大堆了。


宇宙真理聖道學院

Copyright 2017-2024